2022年10月24日,中國第39次南極科考東南大學隊員出征儀式在南京舉行,張侃健、葛健兩位老師即將代表東南大學奔赴南極執行本次科考任務。同日,由東南大學研發的新一代無人值守能源供應模系統——“東大極能2.0”在調試基地啟運,準備發往南極內陸昆侖站。
張侃健、葛健兩位老師即將代表東南大學奔赴南極執行本次科考任務。 “東大極能”是中國首個投入運行的國產極地無人值守能源系統,是可以24小時不間斷供電的“極地移動電源”,為各類儀器設備在南極極端環境下提供能源和遠程監控支持。本次東南大學赴南極科考的主要任務包括四項:一是投運昆侖站無人值守能源供應系統(“東大極能2.0”);二是調試安裝中山站無人智慧艙;三是維護泰山遠程遙控無人值守能源供應系統;四是投運羅斯海新站無人值守能源供應系統。
兩位老師即將踏上南極征程,科考之路會充滿挑戰,也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請老師們一定保護好自己。并發揚東南大學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光榮傳統,以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為榮,力爭高質量完成南極無人值守能源模塊在昆侖站的現場安裝和調試任務,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光榮使命,全力為中國的南極科考事業貢獻東大力量。
自2009年以來,東南大學團隊一直致力于研發極地科考支撐平臺無人值守能源系統。一年多來,在國家海洋局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以及合作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東大極能2.0項目組成員按照預定計劃完成了昆侖站無人值守能源系統的研發、測試及準備工作。為此,自動化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的師生們以及合作企業的工程師們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東大極能2.0”是東南大學團隊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套自主知識產權的遠程遙控無人值守能源供應系統,也是中國首個投入運行的國產極地無人值守能源系統,是可以24小時不間斷供電的“極地移動電源”,為各類儀器設備在南極極端環境下提供能源和遠程監控支持。
升級后的“東大極能2.0”將用于南極昆侖站。昆侖站是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海拔超過4000米,冬天溫度在零下60到80攝氏度之間。在這樣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這塊巨型“充電寶”既要像電廠一樣持續發電,又要保證供電及數據傳輸的穩定。相比2019年泰山站科考任務中的“東大極能”1.0版本,如今的2.0版本性能更加強大。
“東大極能2.0” 無人值守能源供應系統的蓄電池組采用了鼎爾特智慧電池安全監測系統2.0版,該系統自2019年首次運用于南極科考泰山站的電池的智能監護與運維以來,以其先進的監測技術、穩定可靠的性能,為科考站能源供應系統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深得科考站的科技人員的歡迎。